有很多感受想表达,一动笔就「写不出来」?你需要知道这4点
大家好,我是最近很勤快想求表扬的 Taka ~
不知道在生活中,你有没有过这样的问题:
看了一部精彩的电影,心里有好多「观后感」,可一落到纸上就写不出来;
想记录自己的生活,留住回忆,结果写完自己都不想看第二遍;
从小就有个「作家梦」,想自己写出一本书,却苦于「文笔不好」;
……
在周二的《如何利用周末的黄金时间,拉开和别人的差距?》这篇文章里,Taka 写到,写作是我们表达自己的方式。
除了表达自己,写作还能帮你记录生活,缓解压力。当你想写点什么,很多时候不用在意写的好不好,赶快去写就可以了。
那有人可能会说:「我就是在意自己写不好,我希望能写的更好」。
其实觉得自己「写不好」的人并不在少数。学习语言的「听、说、读、写」四部曲里,「写」原本就放在最后。想用白纸黑字写出彩色的场景是需要技巧和练习的。
生活中,大家最常见的一种写作应该是「记录」,比如日记、随笔、观后感……
除此之外,相信还有很多人会想学习「创作」,用文字建造一个属于你自己的世界。
所以今天 Taka 就来给大家上一堂「语文课」,分享几个提高记录型和创作型写作能力的办法。
练习「描述」
首先,做个深呼吸,保持放松。
然后,回想你今天早上梳头的过程,把它描述出来。
你是怎样走到镜子前,照了照,然后从什么地方,拿起了一把什么样的梳子……回忆你的每个动作,和场景里每个细节,把它们说出来。
注意不要默默地想,也不要「比划」,只能用语言描述,如果写下来就更好了。
不要小看这个练习。莫泊桑向福楼拜学习写作时,得到的第一条建议就是「去写家门口经过的马车」。
他站在家门口,看了三天马车,什么也没看出来,然后去问福楼拜:
「老师,我看了三天,满大街上来来去去的不都是马车吗?这有什么好写的呢?」
福楼拜对他说:
怎么能说没有什么东西好写呢?
在烈日炎炎下,马车是怎样走的?在狂风暴雨中,马车又是怎样走的?马车在爬坡时,马的姿势是怎样的?下坡时,车夫又是怎样吆喝的?他的表情是什么样的?
这么多可观察、可记录的东西,怎么会没有什么好写的呢?
如果你能像画家一样,把车夫和乘客的行为和动作都记录下来,并传神地表达出他们的内心世界,你的写作便过关了!
所以,练习描述的要义就在于,把「语言」练成「颜料」,用黑色的文字去记录下彩色的世界。
按时写作
要学会一个技能,最必备的就是练习。所以你得教会自己「按时」写作。
这个「时」不用太长,二十分钟就够了,重要的是「按」。
如果你决定晚上六点开始写作,那么一到六点,你就必须去写,不要找任何借口。不管你在忙什么都得脱身。
对于这一步里需要的「自控力」,如果你觉得自己需要增强,可以从《自控力极差的人如何自救?| 附3周训练计划》这篇文章里寻找帮助。
至于在这个时间段里你要写什么,切记:什么都行。
打油诗,读书笔记,早上看的新闻,同学发的票圈……因为你很可能没时间提前准备,所以会写的很混乱、潦草,甚至不知所云。
但是无论如何,你都要写到这个时间段结束为止。
我也曾经经历过这个有点「痛苦」的阶段。但是当一个又一个二十分钟被填满,突然有一天,我发现自己写了半个小时都停不下来。
所以对于写作,Taka 最深刻的经验是:当你必须写的时候,你就能写。
如果你觉得这个练习「特别难」,那就这么写。写下你觉得难的原因,试着去解决它。某一天你会发现,这种感觉消失了。
另外,如果你发现自己就是完不成这个练习,那就放弃「写作」吧。
你对写作的「抗拒」实际上超过了向往,不管你多么努力,你总会有理由逃避。
写出一个故事
除了进行「记录」,你想没想过学习「创作」?「建造和掌控一个世界」这种事,光想想就觉得很激动~
那怎样才能创作出一篇故事呢?
▍找一个现实原型
艺术源于生活。很多经典著作里的角色其实都源自作者自己或周围的人,你也可以这样做。
首先,回忆一个你印象深刻的人,写下你知道的他的各种信息。
然后脱离掉这个原型,创造属于你的人物。
比如 Taka 曾经写过一个「姑娘」:
姑娘很善良,收养了一只流浪猫,养的膘肥体壮;也很文艺,读过很多诗词,去过很多远方;
她有很多朋友,经常聚在一起聊聊天,喝点小酒;她还是个学霸,一节课不旷,年年都得国奖。
她笑起来眼里会发光,身边的人都说她前途无量。
……
这个「姑娘」就是我「创作」出来的。
我确实有个同学很文艺,气质仿佛林黛玉,但她特别怕猫,看见就跑。
我也确实有个朋友是学霸,但她一点儿不乖,不点名的课全都不来。
脱离原型的意思就是给你的人物加上不一样的「属性」,改变他的国籍或职业,习惯或者特长,给他不一样的过去和将来。
以一个真实的人为依托比凭空想象容易得多。你很快就会拥有许多「人物」,各有特色。
空闲的时候,你就可以在纸上或脑海中让他们对话,或者做些什么,用语气和行为表现出各自的特点。
慢慢的,这些人就不再只是一些「形容词」的罗列,而是丰满、真实起来了。
▍ 记录灵感,创造联系
你有没有在某个瞬间,突然感觉脑海里有什么东西闪了一下?别犹豫,快把它记下来。
把你的那些念头,或者让你有点感触的一件事、一个物品都用手机或纸笔记下来。
等你想要创作的时候,就拿出这些碎片,挑挑拣拣,用你自己的「颜料」把它们补充、拼接起来,最后粘成一幅画。
Taka 的手机里就有这样一个便签,记录着很多零零碎碎的东西。最近的两条是「下雪」和「留守儿童」。
所以我就开始思考:留守儿童的一个特点是「没有家」,因为他们的父母不在家。
那如果有个孩子父母都在家,她会不会也觉得自己「没有家」?
然后我就想象出这样一个场景:
下雪了,有个孩子走在街上,浑身落满了雪花。她觉得很冷,但她不敢回家。
因为她爸妈又吵架了,摔了所有的碗,吓得她心惊胆战。
「我不想要这样的家,我要离开这里」,她一边走,一边自言自语着,「我永远都不要结婚,也永远不要成为他们那样的人」。
……
把你的灵感碎片放在一起,问问自己:「他为什么会遇见她?他们会说什么?它呢?」
用你的想象去回答这些问题,然后描述出来。故事,自然而然就上演了。
▍把故事说完整
如果你写了一个军人的故事,那你得写清楚他为什么参军?
如果你写了一对夫妻,那他们为什么结婚?什么时候结的婚?
如果你的主角不是人类,比如是一朵花,那它什么时候开的?为什么开在这儿?
即使你的故事没有起伏的情节,或欧·亨利式的结尾,只要把前因后果、来龙去脉说清楚,这就是一篇完整、流畅的作品。
学习其他作者
你肯定有过这样的经历:
读完一本书,觉得「太精彩了」,无比崇拜这个作者;或者遭遇一本「没劲透了」的书,读它简直是浪费生命。
如果你想把写作从「兴趣」变成「特长」,达到更加「专业」的水平,那么你就得学习那些书的作者,借鉴他们的优点,避免他们犯过的错误。
只有不断补充「活水」,你才能保证自己的「池塘」不会枯竭,并且逐渐扩大。
那怎样「学习」一本书呢?你需要这样做。
▍总结这本书
读完一本书后,写下它的梗概或大纲,做一个总评:
你喜欢,或者不喜欢这本书;
你相信,或不相信这个作者说的话;
你喜欢这一部分,而其他部分不感兴趣;
……
然后在旁边写下为什么。
比如:你为什么相信他?为什么那个情节让你印象深刻?为什么这一章你不喜欢?
你很可能会发现你不知道。
别担心,这很正常,因为接下来你得读第二遍。
▍再次阅读
在你读第二遍的时候,记住你的那些问题,在发现答案时随时记录好。
尤其是你发现在某一段,作者用的描写方法你没怎么见过,而这个方式效果很好,那就把这段标出来。之后要记得常回来翻看,直到把它「内化」掉。
另外,对于一些让你感兴趣的情节,如果你不知道为什么它「写的这么好」,可以思考这几个问题:
作者怎么引出这个角色的?
他用的是全局视角,还是重点描写了某个人?
他有没有用反衬或者对比?比如这个人物是不是跟书里的时代有强烈的冲突?
……
如果有些地方你觉得他写得很失败,那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,带着问题去「批评」它。
「批评」一本书有时候比「欣赏」更有趣。
当你把一本书仔细剖析,明白了它「为什么写的好 / 不好」,你就收获很多新技巧了。
总之,如果你想充分利用一本书,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,那就得把它读两遍。第二遍时着重读那些写得最好,或者最不好的部分。
以上这些就是 Taka 对「提高写作能力」的一些分享,希望能让你觉得有所帮助或启发。
无论如何,想培养「写作」能力,最重要的其实不是技巧,而是练习。
如果你真的想有所改变,那就放下手机,从最简单的「描述梳头的过程」开始,行动起来吧!
当然,在放下手机之前,要是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,请先在文末给 Taka 点个
如果你还有更多困扰,想分享自己的经验,或者希望给「重构自己」提出建议,欢迎添加 Taka 的微信(ID:aimant001)。
记得要备注暗号:重构自己 ~
反鸡汤,每天打碎一点你的「幻想」
重构自己
▼长按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▼
参考资料:
1.《成为作家》多萝茜娅·布兰德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
2.《写作课》艾丽斯·马蒂森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